“雙減”以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完全小學堅持“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智慧少年”的辦學理念,多措并舉推進“雙減”工作,推動增強教師隊伍建設、增質課堂教學效果、增設課后服務工作,開辟師生多元發展新路徑。
解讀政策落實“雙減”
本學期,城川完全小學召開“雙減”專題會議3次,向全體教職工解讀“雙減”政策,規范相關制度,細化工作細則,使教職工明方向、知目的、曉職責,并通過教師向廣大家長進行宣傳,形成家校合力,促進“雙減”工作有效落地,穩步推進。
學校積極開展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有效作業專題研討教研活動,以綜合性、實踐性、拓展性作業為主,以節假日特色手工作業、親子共讀一本好書、觀看一部紅色影片、練習書法、玩好數學等為輔,作業設計多元化、個性化,真正實現了減負提質增效。
多元教研助力成長
制定目標促規范。要求教師做到“五個三”。三定:定目標、定幫扶和學習對象、定措施。三先三后:先備后上,先學后教,先練后講。三講三不講:講重點、難點、易錯點,學生已經會了的不講、學生能自己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
校本研修促成長。結合教師年輕化特點,以校本研修為主要途徑,開展集體教研、校本培訓(基本功培訓、讀書分享、優秀教師經驗分享)、多形式的聽評課活動,包括新教師亮相課、青藍結對把脈課、民族語言授課班級外聘教師示范課、外出匯報課、名師展示課、黨員示范課形成“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教研氛圍。
校際交流助提升。學校充分利用“互聯網+城鄉教育協同發展”平臺與兄弟學校開展互動教研活動,本年度與鄂托克前旗第二小學開展教研活動4次,參與交流教師68人次;與康巴什第五小學形成結對學校,每年至少開展4次入校觀摩、遠程教研交流活動。
“培優”工程強能力。通過多元教研,促進教師具備政策解讀能力、文本研讀能力、教材整合能力、題目篩選能力和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等能力。
高效課堂 質量提升
模式引領教學。學校積極探索“一抓、一探、一分析”的教學方式,“一抓”即抓好基本功,“一探”即探索課堂教學,“一分析”即分析作業管理設計。并在原有“一標、二動、三還”的理念下,推進課堂“211”時間,即有效實施20分鐘師生互動、10分鐘合作學習展示和10分鐘當堂檢測,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人。
助學引領提升。通過培訓、競賽、教研、課堂落實教師寫字、備課、講課“三過關”,學生寫字、速算、單詞“三過關”,研發“助學單”“當堂檢測單”,使學生增強學習主動性,并提升學習力和素養。
檢查引領規范。每月開展一次“黨建引領,助力雙減”業務聯合大檢查,以對教案、課堂和作業等五項管理“雙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整改。
多樣活動全面發展
社團活動展風采。為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學校開設了科技實踐類、文化藝術類、體育健身類等共30個社團,每周開展2次活動,同時重視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如“刺繡”“經典誦讀”“國粹”繪畫等。
特色體育促發展。為做好學生體質健康工作,在上好常規體育課的基礎上,將花式跳繩和足球作為特色體育項目,按學段羅列訓練清單,使學生逐步掌握花式跳繩和足球技能,促進學生體質能力梯度提升。
勞動實踐育品格。充分發揮農村寄宿制學校優勢,每月組織一次校園勞動,開拓了“紅果果”勞動實踐基地,讓學生經歷“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并開展寒暑假勞動實踐活動,形成德育課程,培養學生會勞動、愛勞動的能力品格。
“雙減”政策的實施,是學生全面發展的有利契機,城川完全小學將穩抓機遇、強化落實,從作業管理、課后服務、課堂教學等多方面入手,全力助力新時代少年全面健康成長。
“雙減”政策的落地實施,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有利契機,城川完全小學將穩抓機遇,強化落實,從作業管理、課后服務、課堂教學等多方面入手,培育城小智慧少年。(記者 宮立靈 通訊員 李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