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大井鎮把握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主題和工作要求,不斷夯實黨建基礎,健全共建機制,堅持搞有溫度的活動,做有溫度的服務,探索創建民族團結進步“五大磁場”服務品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民族團結和諧發展。
筑牢根基 激發活力——“共治”打造黨建引領“紅色磁場”
“自從村里有了黨史館,在家門口學習‘充電’非常方便?!奔易〈缶傊信d村的蒙古族村民紅霞發自內心的高興。
為了黨史學習扎根各族群眾,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走心,大井鎮精心打造黨史館,實現各族群眾有陣地接受教育、有場地開展活動。
“黨史館內,利用圖文、實物等形式展示出全鎮黨員群眾艱苦卓絕的奮斗史和黨建工作成果,見證了全鎮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成績。我們在這里學習交流,小小的紅色陣地成為大家的精神家園?!贝缶傊信d村委黨總支書記屈樹軍動情地說道。
大井鎮強化黨建引領,健全組織領導,加強陣地建設,成立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相關站辦所負責人及各村黨組織書記共同組成的鎮級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小組,明確職責定位,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一項強基固本的根本任務來抓,不斷增強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再提升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升工作納入全鎮發展規劃,與黨史學習、紅色陣地建設、文化宣講等有機融合,實現鞏固提升與社會發展共贏。
如今,大井鎮黨史館已成為村民家門口的民族團結、紅色革命文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常態化教育的實踐基地。運用陣地已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黨日活動4次,對外開放參觀達960人次。
文化帶頭 群眾參與——“自治”打造鄰里共促“文化磁場”
“大家仔細看一下,這個花瓣要這樣剪才更生動?!痹诖缶倴|方紅村玉米皮手工藝品生產車間,“巧手”骨干呂海萍正在耐心地指導姐妹們制作玉米皮手工藝品。
“感謝鎮村干部,他們就像我的親人一樣,讓我的生活越來越好?!痹谝慌灾谱饔衩灼べN畫的62歲蒙古族村民李景芝眼睛濕潤了,“靠著制作玉米皮手工藝品,我已經收入2萬余元了?!崩罹爸ゼ拥卣f。
2019年底,大井鎮根據地域特點,在東方紅村探索發展“巧手玉米皮·團結一家親”文創產業,建設玉米皮手工文創展館和制作車間,全鎮的絕大部分婦女均參與其中,各族群眾在學習中傳承中華文化,增加收入的同時,增強了文化自信。
目前,大井鎮共舉辦玉米皮文創制作培訓班68期,600余人參與其中,其中少數民族群眾28人。精致的蒙古包擺件、書簽等一件件凝聚民族特色的玉米皮文創產品,為民族團結進步注入了新鮮活力。
大井鎮還協助村民組建秧歌隊、合唱團等13支文化隊伍,以舞會友、以歌會友,形成鄰里交融、鄰里和諧的“文化磁場”。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偏僻村落安裝路燈、購置垃圾箱和修復道路等,對村中硬件短板改造提升,這一系列的暖心服務,進一步增強了各族群眾主人翁意識。
問需于民 用活政策——“法治”打造居民滿意“服務磁場”
大井鎮堅持問需于民,強化貼身服務,堅持用足、用活、用好民族地區各項優惠政策,讓各族群眾真正享受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帶來的政策紅利。
大井鎮黑山頭村滿族村民小明(化名),年僅7歲卻是重癥精神病患者,母親也有病史,父親常年在外務工,家庭生活十分困難。黑山頭村黨支部書記宋艷民對小明的生活非常關注,及時將他的情況上報了鎮政府,全程親自協助他辦理了評殘手續和進入特殊學校學習的相關手續,并充分為他的監護人解讀國家相關優惠政策,協助他申請了最低生活保障。
像宋艷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的例子在大井鎮有很多,大井鎮從小事出發,從村民最關切的事情出發,在全鎮范圍醒目位置樹立民族團結政策宣傳欄,針對民族習俗、基本技能等情況,宣傳自主創業政策,為各族群眾創業就業夯實基礎,以傳統節日為契機,對少數民族、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進行慰問走訪,不斷提升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典型帶動 示范引領——“德治”打造民族團結“幸福磁場”
在大井鎮,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的是漢族,有的是蒙古族,有的是滿族,他們身著紅馬甲,行走在村頭巷尾,引導村民文明禮讓、做好垃圾分類、說文明話、做文明事,傳遞文明正能量,他們是村民志愿服務隊。
“家里有個大事小情,就會給志愿服務隊打電話,他們都會幫忙解決?!碧崞鸫謇锏闹驹阜贞?,村民們都贊不絕口。
大井鎮充分發揮典型帶動、示范引領的作用,以“德治”促進民族團結,鼓勵各族群眾積極參與,成為村中的主人,打造“最美志愿服務品牌”,探索 “實物+服務+榮譽”結合的積分激勵機制,增強群眾歸屬感,提升各族群眾凝聚力、向心力,讓其成為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載體。
大井鎮還不斷豐富和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非遺傳承體驗、基層理論宣講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文明實踐活動成為推進基層治理、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載體。注重各類先進模范選樹,每年推選表彰最美村民、最美志愿者、最美庭院,通過志愿服務、活動引領及典型示范,民族團結的“幸福磁場”串聯起各族群眾鄰里守望、手足相親的和諧關系。
整合資源 發揮優勢——“智治”打造智慧和諧“平安磁場”
大井鎮把全鎮科學劃分為為49個網格,結合轄區少數民族居住情況,以網格為單位建立管理臺賬,網格長、網格員和黨員代表共同管理。依托網格化服務方式,使各項惠民政策及時宣傳進戶,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著落,形成“人在事中、事在網中”全覆蓋。
同時,科學推行“1+2+N”網格化服務模式,實現黨組織統領、執法力量下沉、站辦所及各行政村配合、群眾志愿服務隊伍等多方力量協同合作的工作機制,確保矛盾糾紛不出網格,精準服務進網格,為轄區各族群眾營造一個良好生活環境。
“我鎮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秉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的理念,把各民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讓各族群眾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使全鎮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贝缶傉辨傞L王雪嬌說。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大井鎮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各族干部群眾接續團結奮斗,同心、同向、同力凝聚起共筑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唱響民族團結時代贊歌。(記者 宮立靈 通訊員 李清源 王雪嬌)